第一百九十章 王的誓言(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新历1255年,罗斯王国爆发的危机终于有所平息,波及到了整个极北地区的十字军圣战终于宣告破产,条顿骑士团被迫放弃了东进,而同时罗斯公国也因为这场灾难而渐渐平息了内斗。

诺夫哥罗德在经历了条顿骑士团的圣战之后奇迹地以孱弱的国力抵挡了莫斯科和瑞典王国的进攻,史称“第二次涅瓦河之战”,在突袭诺夫哥罗德失败之后,无奈败退的瑞典人只好放弃了对诺夫哥罗德的入侵,并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而出乎意料的是。兵力仍然占据绝对优势的莫斯科人竟然也放弃包围了,从诺夫哥罗德的外围撤退。

就这样诺夫哥罗德面临的最大危机竟然就这样被解决,这也使得与本处于观望的其他公国放弃了对诺夫哥罗德的企图。正因如此,虽然元气大伤,但这个国家还是的一次苟延残喘。

满目疮痍的城市并没有充满绝望,相反劫后余生的市民们竟然从新开始了平静的生活。尽管遭到了袭击,但是并没有太多人伤亡,他们心中反而有些庆幸,人们欢庆着享受着久违的和平。

而贵族们此时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之前的一切至今还像是一场噩梦一般。

至于康士但丁,他成功地得到了多数贵族议员的承认,虽然一开始他们还是心中还是充满了对康士但丁的怀疑,但是守卫了这座城市的康士但丁却在民间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声望这让他们不得不承认他的身份,尤其是市民阶级,康士但丁获得了凯旋桂冠和“诺夫哥罗德英雄的称号”。

甚至已经有人发出了拥立康士但丁为终身公爵的呼声。这下子反而让原本刚松一口气的贵族们一下子警觉了起来,绷紧神经的他们嗅到了不好的意味。

这实在让他们想起当年的凯撒,而凯撒之后就是旧罗马帝权的开始。

于他们而言,公爵这种东西还是作为傀儡才是最好的,所谓的终身公爵实在是太碍眼了。那就意味着他们根本无法再限制这位元首了。

诺夫哥罗德大公和其他公国的大公地位上大同小异,甚至在权力上也是一样,但是唯一的不同是诺夫哥罗德的大公有他的任期,更像是执政官。如果届时大公得不到贵族议会的支持他就必须下野,同时贵族议会也可以通过提出不信任案强行罢黜大公。

之前的十年中,贵族们无时无刻不想着废黜亚历山大就是凭借着手中的权力,只是因为条顿骑士团的威胁这才举棋不定。但是如果康士但丁在市民的支持下成功就任终身大公的话,他们将彻底失去制约康士但丁的力量。尽管康士但丁一再宣称自己并不会占有权力到永远,但是权力这种东西就像美酒,品尝一口就难以停下,没有人相信康士但丁说的话。

看着整个诺夫哥罗德的商铺挂满了感谢康士但丁的横幅,听着人们口中的赞美贵族们心中满是困扰和强烈的危机感。

给予康士但丁力量是他们,而现在他们后悔了。相比起来,康士但丁现在除了部分贵族的支持之外,更得到了市民阶级的拥护,更重要的是康士但丁还拥有骑士王的头衔新罗马帝国皇室的血脉,再加上波兰的女王的支持,贵族们突然发现他们的大公可能将是比亚历山大还要棘手的存在。

······

“没想到我们有回到了十年前。”秘密的房间里,苍老的声音响起。“十年以前的涅瓦河英雄,现在的诺夫哥罗德英雄,何其相似,但是似乎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吸取教训。”

“记得当年亚历山大出现的时候,我还是贵族议会中的一员,当时我就坚决反对将亚历山大推上大公的位置,然而立卡洛夫卿却坚持让那个男人统治了诺夫哥罗德足足十年。我隐居在南方,如果不是公国出现了这么大危机是不可能再踏足这片土地,而现在他们竟然又准备将权力交给一个新的独裁者。”

“看看现在整个诺夫哥罗德,他们就像涅瓦河之战后那样沉浸在喜悦中而丧失了理智,可笑之极。”黑暗中的男人们发出嘲弄的笑声。

在他们看来,康士但丁是现在诺夫哥罗德体制下一个危险的存在。

“有大教长的支持,再加上新罗马帝国皇室的身份,以及他还是波兰立陶宛君合国储君的监护人,真是比亚历山大还要棘手一百倍的存在。”

的确,他们没想到,康士但丁的身份竟然如此复杂,否则当时不会稀里糊涂答应了索尔仁尼琴的提议。

“该死的,他真的是新罗马帝国的皇室么?”有人咒骂着,实际上,自从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后,帝国的声威就已经一落千丈,曾经无比崇拜希律人的罗斯人从心里已经渐渐失去了以往的敬畏之心。

“现在并不是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先生们。就算是又怎样,不是又能怎样,关键在于他拥有力量,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那些来自东方的人。那些人似乎并不好对付。连瑞典人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现在最让他们不安的还是自称是从特拉比松来的那些人。他们的机甲无疑是威胁着他们的存在,涅瓦河的鏖战最后如果不是他们插手,瑞典人根本不可能战败。如果波兰人离开后,诺夫哥罗德人所能依赖的机甲力量竟然是这些东方面孔的人,尽管他们是正教徒,却更加让他们惊惧。

“现在该如何,彼得罗夫卿?”

“现静观其变吧。但至少,我们绝对不能再重蹈覆辙了、”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