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在华夏有史以来所有帝王之中,唐太宗李世民算得上是第一个被百姓真心称颂的人物,固然由于他的丰功伟业,也由于他本身具有其它帝王身上难以发现的美德,他治理国家的一言一行也成为以后所有帝王的规范。
在世的五十二年当中,太宗总共做了二十三年的皇帝,他不是华夏历史上得享帝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但是在他党政期间,所创造的丰功伟绩,却是后来人无法企及的。
自十八岁开始,太宗整整经历了三十五年的军事政治生涯。
军事上,在起兵反隋过程中,太宗从太原延东河南下直捣长安。在统一的战争中,更是纵横弛骋数千里,他所表现的卓越军事才能和思想,可以和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位著名军事家相媲美。称帝登基之后,掩武修文,采取轻徭薄赋政策,关心民生疾苦,使得隋末即告破产的全国经济很快得以全面复苏。
在政治上,更是鼓励臣下进谏,虚心听取不同和反对意见,同时不论出身,大胆选拔起用才能之士,就像魏征,原本辅佐隐太子李建成,甚至几次出谋划策,要置他于死地,可当太宗获胜之后,却不计前嫌,对魏征委以重任,可以看得出太宗的心胸开阔,也正是有了这份胸襟,才有了被后世称颂不止的“贞观之治”。
一方面彻底解决了长久以来的北方外患,另一方面则政治清明,最初全国死刑犯每年不过29人,后来也不过增加到290人。
此外,不论在文化提升,民族融合上,太宗也都有很大贡献,缔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无可讳言,太宗的一生当中难免也有瑕疵,像是“玄武门之变”,对子女的关系几乎重蹈高祖李渊的覆辙,以及晚年的独断、猜嫉和迷信轻向等,但是这些瑕疵并没有使他的丰功伟业因而减色。
对于太宗的评价,《旧唐》有一句话很客观中肯:臣观文皇帝发迹多奇,聪明神武,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
史还称:太宗玄鉴深远,临机果断、不拘小节,神莫能测。
然而在杜睿看来,这个评价虽然有逢迎之嫌,然确实不为过。太宗所创造的功业,也确实称得上是千古一帝,若以后世人的眼光来品评的话,还可以再加上一点,那就是:他同时也是一个见识宏远、有勇有谋的军事家、思想家、战略家、政治家。
总管太宗的一生,他初出茅庐,第一次在显贵的视线中出现,是在公元615年,隋炀帝被围雁门,年仅16岁的太宗应募救援隋天子。当时之情形是突厥十万骑兵压境,围困隋炀帝的是其铁骑中的精锐。面对敌众我寡形势,援兵总司令云定兴也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对这场救援战,他心里是没有底的。小小年纪的太宗在仔细分析敌情后,献计云定兴,称:“始毕可汗举国之师,敢围天子,必以国家仓卒无援。我军张容,令十里幡旗相续,夜则钲鼓相应,虏必谓救兵云集,望尘而遁矣。不然,彼众我寡,悉军来战,必不能支焉。”很显然,太宗当时对敌我情况分析是相当精准的,用其计,云定兴果然解了雁门之围。
杜睿倒是觉得,太宗这招与诸葛亮的运兵战略有雷同之处。在冷兵器时代,这种“空城计”既需要头脑异常清醒,对敌方和己方的实力判断正确,也需要大气魄,有心理上的绝对优势,不然战争最后的结局就会要改写,但是历史证明太宗的决策是正确的。
太宗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不仅聪慧过人,而且在青年时代就显露出了自己的“宿志”,拿后世的话来说,太宗小小年纪就有做国家元首的宏伟志向。
其父李渊在太原为地方长官,人脉资源很广,他就利用这一局面就广交朋友,礼贤下士,当时的“群盗大侠,仰其名,纷纷投奔于他”。也就是这群豪杰,随同太宗出生入死,协力同心,逐一把隋末的地方割据势力剿灭殆尽。
可以说,太宗在青年时代,就在为自己将来能做帝王做好了人才储备的铺垫工作,这是有为之君的远见之处。人们常说:得人才者,得天下。环顾当今之世界,国与国之间、省与省之间的人才争夺,其长远意义不也是如此吗?
太宗对于认准了的事情,就会执著地做下去,原则的方面毫不含糊。太原起兵后,其父在霍邑受挫,粮尽欲退兵太原。太宗据理力争,认为:既然扛举义旗,目的也在于挽救苍生,现在应该进入咸阳,号令天下,哪有刚刚遇到一点小挫折,就半途而废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此刻退兵,响应义旗号召组成的大军就会立即解体。退兵太原,显然是自取灭亡之路。
太宗的分析入情入理,可是李渊还是不予采纳,下令大军返回太原。此种情况下,太宗推出绝招,洒泪苦谏高祖李渊。李渊行军帐内传入太宗的阵阵惨凄哭声,召问其故,太宗对答:“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必克,退还则必散。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须臾而至,是以悲耳。”
太宗的话,让李渊醒悟过来,立即撤销了退兵令,决定与宋老生展开决战。结果是反败为胜,斩杀敌军主将宋老生,平定了霍邑城,为唐军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后来平定地方割据势力时,太宗长远见识又一次得到印证。唐建国之初,宋金刚兵锋锐利,连陷许多州县,首都长安受到巨大威胁。这种情况下,李渊与群臣商议,认为:敌人来势凶猛,很难对付,黄河以东的地盘应该放弃,守住潼关以西的地方就可以了。
太宗则上表分析指出:“太原是王业的根基所在,国家的根本,黄河以东的物产富饶,是首都长安的依靠,放弃它们,实在是让人感到愤怒不已!给我几万精兵,我一定能够剿灭他,平复丢失太原等地。”
最后李渊采纳了太宗的建议,让太宗亲征宋金刚,最终大胜而归。
武德七年,突厥颉利、突利二汗乘唐王朝立国未稳,国势不强,率兵侵扰关中一带。面对强悍的突厥势力,唐帝国大臣们又一次忧心忡忡,劝说李渊火烧长安,迁移都城于它处。李渊对此深以为然,拟采纳之。此时,也有一部分大臣,认为移都不可取,但又不敢触龙颜、逆圣听,只能干着急,独有太宗上表指陈其厉害,言语间豪气万丈。李渊为此还大发脾气,但是太宗始终不为所动,坚持己见,直到李渊做出让步为止。
太宗在被立为皇太子之前,东征西讨,参加的大小战役无数,可谓战功赫赫。其亲自指挥大战役有克薛仁杲、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等。这些战役充分展示了太宗的杰出的军事才华。在多数情况下,太宗都能出敌不意,以少胜多。他指挥的战役之所以大多能获得胜利,究其原因,在杜睿看来,一方面是因为他有一群能征善战、不贪生怕死的高级将领,上下能故同心合力。另一方面,太宗作为统帅,身先士卒,分析战况丝丝入扣,察敌情于微里。
太宗的战略战术原则类似于杜睿前世所在共和国的毛太祖,大抵上也是围绕,敌进我退,敌退我扰,敌疲我打的原则进行。
如克薛仁杲一役,将士们对太宗出奇制胜深为惊异,有将士问:“您在敌人守城不出,攻城器械又缺乏的情况下,却发动骑兵主动出击,此时步兵尚未跟进,大家都认为攻城困难,想不到的是您把它攻下来了,原因何在?”
太宗答曰:“我这是以计迫敌,让他们来不及考虑发兵,所以赢了。”
太宗还进一步分析道:“往年,敌人打了很多胜战,养精蓄锐已久,很久不见我军出击战斗,突然间见我军主动出击,必然会率全部势力与我们争斗,后来虽然为我军所败,但是擒杀之敌并不多,此时若不穷追猛打的话,敌方的士兵多为陇西人,其回逃的话,必将是后患无穷,我军若急追不舍,敌人当畏惧请降。”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太宗每次大战总会在了解敌情后立即做出判断,决定自己的战斗对策。
如擒窦建德一役,太宗观察敌情细致入微,牢牢地把握了战争的机遇。在敌人饥疲至极,敌方将士们争先抢夺饮水的时候,太宗亲率骑兵如天兵降至,让对手防不胜防。这次战役结果是,包括敌军主将窦建德本人也做了俘虏,王世充受震慑,也主动请降,山东割据势力就此彻底剿灭,唐王朝的后方解除了后顾之忧。
关于他的战术原则,杜睿替太宗总结了四点:一是坚壁挫锐。二是准确利用骑兵,在敌后打反击战。三是勇追穷寇,以绝后患。四是亲自侦察,细致部署。
并且太宗其他方面的经验也有很多,特别是作战时身先士卒,休息时与将士同吃同行,同甘共苦,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这对于战役的胜利至关重要。
太宗之所以能在年轻时代纵横天下,登基称帝之后,将大唐打造出了一个贞观盛世,出了他本身的英明神武之外,还因为他的手下,谋臣如云,猛将似海。这些将帅们随同太宗东征西讨,剿灭各地割据势力,平定地方内乱,震慑周边各国,可谓是战果累累、战功赫赫。毫无疑问,这群贤臣良将是太宗的重要参谋和帮手。
太宗在太原起兵之前,就广结地方豪侠为己所用,战争过程中他更是大胆使用和提拔那些有德有才的将领。其用人的原则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例如宋金刚战败后,猛将尉迟敬德来降,为太宗所器重。后来与尉迟敬德同降的另一将领反叛,太宗周围的将士认为降将敬德必反,不问青红皂白,将其囚于军中。
屈突通等将领还劝说太宗:“这个人勇健非常,刚刚归降我方,又被我们猜忌,留下来养痈遗患,不如把他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