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安内(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一个个闪雷将乌云划破,聚集已久的雨水倾洒在大地上。负手凭窗、凝眉远眺,袁世凯的思绪仿佛已经融化在这场大雨中……

文增瑞和马格里小心翼翼的来到袁世凯身后,拱手道:“元首,他们正在厅外等候!”

袁世凯没有回头,只是喃喃说道:“我在考虑你们昨天的问题!”

文增瑞道:“元首若有决断,可告知下官,好早做准备!”

袁世凯道:“马格里先生,你以一个外国人的眼光来看,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马格里道:“元首,各国都开始了民主化进程,我们是不是考虑一下民主制度?”

袁世凯道:“一个民族强大的根源是这个民族的思想!中国为什么落后?不是因为没有工业,也不是因为政治体制落后,其根源恰恰就在落后的思想与思维方式!有了先进的思维方式,国家才能实行先进的政治体制,才能创建先进的工业体系。对于现在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民主二字,不亚于地球是圆的一样难以接受!”

文增瑞道:“元首,我主张采取帝制,不过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进行加入一些民主元素?比如建立国民议会,这样可以顺应目前民间呼声很高的变法要求。”

袁世凯反问道:“二位认为,我的思维方式如何?”

马格里道:“元首的思维方式不仅在中国无人能及,甚至超越这个时代!”

袁世凯道:“如果我想把这种思想灌输给所有的中国人,那帮所谓‘德高望重’的老夫子能接受吗?”

马格里道:“那元首地意思是实行帝制?”

“不错!中国现在要的不是所谓民主,而是强权!即便我们推行民主。也是由一帮不懂民主为何物的人来享受和执行民主。既然如此,在我统治期间实行帝制,然后开民智、强工业,等到时机成熟,再开始民主化进程。”

文增瑞道:“元首,这样会不会对我们有些负面影响?毕竟目前变法的呼声很高。”

袁世凯道:“为了顺应这些书生的要求,国民议会是要建的,但是他们只能议政不能参政,而我会做出四项承诺:第一、内阁成员由我委任,但绝不封王封侯。所有的人才全部量才而用;第二、虽然国民议会不能参政,但如果一项措施遭到国民议会全体成员反对,我必须修改;第三、皇室的用度与国家税收分开,我赚多少钱就花多少,国家税收我一分不用!第四,不搞世袭,我的继任者可以由国民议会选举。在目前的中国,相信这样地保证,远远要比那些所谓的民主更能收拢民心!什么时候机制成熟,再取消帝制进行民主改革!”

在奉行三纲五常的年代里。在满清统治了200后,袁世凯提出的四条承诺在中国已经可以称石破天惊。但是细细琢磨起来,这几条只是袁世凯作为政治家的一件外衣。第一条,自己称帝而不封王侯,这虽然可能会让手下人有些不舒坦,但是其好处也是同样多的:首先,可以避免出现特权阶级,历朝历代贵族造反的例子不少;其次,没有特权阶级就能避免出现过大阶级分化,为国内统治消除一个不稳定因素。第二条国民议会议政不参政,说白了这个国民议会只是一个代表民众提意见的机构。不过这对封建独裁数千年的中国已经算是进步。而这些意见最终能否得到通过,全凭袁世凯一句话,大权依然独揽怀中。至于全体反对的否决权,只要袁世凯安插一个自己人进议会。那就永远不可能行使。第三条皇室不用国家税收,这对袁世凯也没有什么太大地意义,因为只要袁世凯不穷奢极欲到慈禧那个程度。他的家产已经几辈子花不完,而且两江大部分工厂、企业都有他地股份,到时候说不定国家还要他掏钱出来建设。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袁世凯可以通过它得到很高的政治声望。如果起事成功,那么袁世凯肯定是大权独揽,至于当总统也罢、做皇帝也好根本没有本质区别,然而这两个头衔的选择顺序,却有很大的文章。首先,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中,真正自愿放弃皇位的皇帝恐怕不曾有过。舜禅让的不过是一个部落头领位置,但却让他们成为明君的代名词。若袁世凯真按照他的承诺去做,那么他无异于将帝位自愿归还天下人,这足以媲美尧舜之举!其次,如果先民主后称帝,那么你就是让中国历史倒退的罪人,而相反地,如果先称帝而后放弃帝位实行民主,那你就是促进中国进步的伟人和圣人——虽然都是同样做两件事,但是顺序不一样却完全是不同的效果。能够登上顶峰的政治家都有一个共同地能力,就是可以在民众心目中树立一个伟人的形象,然后让天下人对他顶礼膜拜!袁世凯现在就在为登顶做着准备!

文增瑞跟随袁世凯30年,从主子的话里,他已经琢磨出躬身问道:“元首,是否要起草一个立国章程?”

袁世凯点头道:“恩,这件事就由文先生去办吧!我想到什么再进行补充!另外,蒂娜已经起草了一份宪法草案,你们先看看!”

“是!”

马格里道:“元首,是不是请几位进来?”

“请他们进来吧!”

不一会,公安部部长何刚德、江苏直属宪兵队队长赵秉钧、商务部部长郑观应、江南工商银行行长胡萼卿、陆

令武猛等人纷纷进门行礼(几人在袁氏幕府一章有简们每人都一脸疲惫,袁世凯笑道:“看几位地样子,这段时间工作不轻松啊!坐吧!”

“谢元首!”

落座后,袁世凯问道:“郑部长,胡部长。你二位可是我们两江的钱粮保障,现在各地的经济秩序如何?”

郑观应道:“由于两江的宪兵队和警察上街执勤,因此市面上地经营秩序还是比较好的,大部分商人也都表示愿意留下,不过也有不少百姓和商人担心战乱而出逃!只是外来的货物减少了七成,这让两江的物价上涨不少,特别是有的百姓担心粮食会出现短缺,所以粮价上涨了三倍!”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