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十年,长么?长啊,不然人家怎么说十年寒窗苦读呢?可见十年确实很长。是啊,怎么会不长呢,前面整整三年,每天只能卧床没知没觉。等醒过来后,却被告知他的纳兰太傅已经逝世了,他甚至没能赶上太皇太后的葬礼。可所有怕他因此伤心而小心翼翼的人却不知道他真的不伤心,因为他明白生与死是一个循环,有死才有生。
只是有些遗憾啊,如果他走在他们前面也就罢了,可是既然他没有先他们而去,为什么不给他一个为他们送行的机会?一个是他前世欣赏今生喜爱的师傅,一个是他前世崇敬今生血浓于水的曾祖母啊。胤祚刚醒来在知道自己整整昏睡了两年后,想到纳兰师傅和孝庄就满心的遗憾,甚至都没有注意到曹谙达口中称呼的是“世子爷”而不是“六阿哥”。
等胤祚反应过来,脸色微僵的问清自己中毒昏睡后的发生的所有事情后,胤祚只是将所有人都赶出了房间,一个人眼神空洞的躺在宽大的紫檀木缡纹罗汉床上。心里百般滋味涌上心头,过继啊,真是十分熟悉而又陌生的词汇啊。原来即使他没有死也没逃过历史中“六阿哥早亡”的结果么?
从此父不是父,兄不是兄,弟不是弟,只有额娘还是额娘。这样也好,这样他以后也就不用去背负不义不孝的罪名。空洞的眼睛里渐渐的聚起令人胆寒的光芒,轻抬手抚上心房,那至始至终都如跳动如一的频率让胤祚满意的勾起嘴角。
虽然醒来身体因为常年卧床而有些病弱,不过胤祚因为对外界毫无知觉也就日夜的研究乾坤袋里的书籍。而这期间沉醉于《黄帝内经》的胤祚在醒来后,也知道自己中的毒绝对不是国产,那种浓度的液体满大清也没那技术能提炼出来。不过他倒要是谢谢给他下毒的人,不然的话,他还真忘记了十七世纪的欧洲的科技已经有了超越华夏的迹象了。不过还好只是开始而已。
康熙二十八年,在小汤山养病的六阿哥,哦,现在是荣亲王世子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只是因为长年积病,还不能行动自如仍需静养。康熙知晓胤祚已经清醒,只是淡淡点头表示知道,随后派人给胤祚送去一大堆的赏赐。又指名阿兰泰为胤祚太傅,命其前往小汤山教授胤祚学业,令其不得因“病”荒废学业。
然胤祚接到旨意后却以“太傅乃皇子皇孙之殊荣,现奴才乃人臣也,断不能承皇上如此大恩。”的理由让阿兰泰吃了个闭门羹。而康熙是有恼火又心疼无奈的撤回旨意,以阿兰泰为武英殿大学士,消了众人的蠢蠢欲动。
太子闻胤祚清醒的消息,面上平静如常,只是在回到毓庆宫后将之前从雅克萨之战中得来的胜利品让人打包给胤祚全送了过去。作为胤祚送他生日礼物中那一张张火统图解图的回报。毕竟因为胤祚的那些图,工部做出来的一批火统在雅克萨之战中可是立了不少功劳。在收到胤祚的回信后,又让人给胤祚送去了小汤山大半土地的地契更是送的什么顺心。比起胤祚送他的礼物,那些地契又算得上什么呢?
胤祚却利用远离紫禁城的便利,迈开了他在大清轰轰烈烈人生的第一步。一年的时间,在小汤山建了四座美轮美奂温泉别院。在把小汤山温泉有治疗腿疾,心疾一些慢性疾病有疗效的消息请太子让人放出去后,便坐等收钱。
当然赚的钱他也没忘了给太子和康熙送去些就是了。至于剩下的都让他拿去在京城里建了一家成德书苑。又用了三年将成德书苑从京城开到江南漠北。而成德书苑以其藏书丰富,内设品茶论棋的雅间,而备受读书人的喜爱。进过成德书苑的无不道:“此乃真雅士之圣地也。”
成德书苑看上去只是一个藏书丰富的书局,而事实上却内有千秋。胤祚始终记得那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在哪之前便是知识的普及。他将成德书苑内以战国时百家格局划分开来。在成德书苑走上正轨时,招揽了一批被书苑吸引的风流名士。以书苑为大本营,踏上研究大清各民族的先祖源头极其所属地的人情地物之路。
同时书苑内部还遵从胤祚建立书苑时所立的规矩,每在一个新的地方开书苑,必定想尽办法收集当地的所有能成书的人事传奇和珍惜孤本。凡收集来的孤本甄别仔细后在人工刊印复制送到其他地方的书苑。只要不是强取豪夺而来,能用钱解决的胤祚是放手让人去收集各种孤本。不能钱解决的就用其他的办法,只要能将孤本的内容完全复制刊印出来就行。
虽然胤祚只是个世子,还没有袭亲王爵,可谁让他这个世子身份特殊呢?而且胤祚以自己“爱书”为名,建了成德书苑,又没有要康熙出钱,还让文人学士称赞康熙生子有德,康熙自然也就任其自然了。太子见胤祚没有被身体“孱弱”打到反而找到想做的事情,更是让人暗中保护胤祚的温泉别院和成德书苑。凡是不开眼的,轻的暗地里修理一顿,重的直接挨板子吃牢饭。有了太子的暗中支持,胤祚的成德书苑更是不过五年就开遍全国。
只是十三岁时,听闻康熙要给他指个侧福晋吓的胤祚以“要弘扬华夏文化”的名义,带着五十多名国子监的学子,和成德书苑的一些研究狂跟随来中国贸易的英国人跑到欧洲。开启了名为弘扬文化,实则学习欧洲自然科学知识之旅。
要不是康熙以皇太子成婚,诸臣皆应亲自至京朝贺的名义把他召回来,他还准备将他的成德书苑扩张到德法意去,这样他就能更好更快的接受国外的一切自然科技发展进程。不过太子的大婚他还真不能不参加,不然他可以预想下次他在想出来就难如登天了。他是不得不回去的人,而跟着他来的学生几乎没有人想跟他回去,正好,他原本也不想带他们回去,他们自己不想回去,正合他意。
最后百来人的主队,就只剩胤祚和几个要回国内书苑整理这几年在国外收集的书籍的人员连带一些护卫侍女,漂洋过海的回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