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箭已离弦(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最后出发的,依然是起飞重量最大,也最笨重的鱼雷攻击机。

在“唐太宗”级服役之前,这种起飞顺序就没有改变过。主要是,没有弹射器,舰载机只能滑行升空,也就得让最笨重的、滑行距离最远的战机留在最后面,让滑行距离短一些的战机首先升空。

此时,中国海军的主力鱼雷攻击机也换成了同样由沈飞研制的“塘鹅”式。

显然,这也是一个非常丑陋的名字,只不过非常贴切。

最初的时候,中国海军提出在共同的框架下研制俯冲轰炸机与鱼雷攻击机,以降低研制经费,并且增强规模生产效应。这种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海军的经费相对有限,还得重点建造战舰,能够用于海军航空兵的经费就更加有限了。此外,海军的舰载航空兵规模非常小,就算有六艘舰队航母,各种舰载机的需求量也只有两百到三百架,也就很难在生产中发挥出规模效应。

问题是,这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至少以一九四零年代的技术水平,根本不可能在相似的气动结构下,开发出俯冲轰炸机与鱼雷攻击机。

要到大战末期,才能具备必须的技术基础。

结果就是,海军最终向现实低头,让沈飞单独开发鱼雷攻击机。

与“翠鸟”相比,“塘鹅”大得多,正常起飞重量达到了四点二吨,最大起飞重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四点六吨。

可以说,这已经是在不借助弹射器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极限起飞重量了。

如此巨大的起飞重量,与海军的战术与性能要求有很大的关系。

事实上,在最初的时候,海军并没有对鱼雷攻击机的性能提出太高的要求,而是在战争爆发之后,海军更改了性能指标。

主要就是,与日本海军的战斗,暴露出了鱼雷攻击机的不足。

最大的问题就是,鱼雷攻击机的作战环境极为恶劣,得在敌舰多层防空火力的拦截下发起攻击。

实战也已证明,鱼雷攻击机的战损率远高于俯冲轰炸机。

更要命的是,“翠鸟”在设计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因此在战斗中的损失极为惨重。在第一次硫黄岛海战中,“翠鸟”的战损率高达百分之七十四,几乎每一次出击都意味着有去无回。

受此影响,海军大幅度提高了鱼雷攻击机的防护水准。

虽然海军的要求并不变态,即机身关键部位必须能够挡住零点五英寸强大,次要部位也要能够经受住七点六二毫米口径枪弹、以及炮弹破片的直接攻击,只有飞行员座舱的装甲盒必须能够挡住二十毫米高射炮的炮弹。但是即便如此,也意味着需要在战机上安装数百公斤的装甲。

事实上,仅仅是装甲,就让“塘鹅”增重了近六百公斤。

除此之外,海军还提高了鱼雷攻击机的作战半径,即要求在正常起飞重量,也就是执行鱼雷攻击任务的时候得超过六百公里,最好能达到七百五十公里,而在最大起飞重量,即执行水平轰炸任务的时候,要达到五百公里,最好能达到六百公里,且两种情况下都得保有十五分钟的余油。

所幸的是,海军对速度指标的要求并不高,甚至降低了速度要求。

这也与实战有关。

在与日本海军的战斗中,中国海军就发现,不管是战斗机、还是鱼雷攻击机,低空速度都快不到哪里去。更重要的是,防空战斗机在对付鱼雷攻击机的时候,很少尾追攻击,大部分时候都是俯冲攻击。显然,速度快不快并不重要,关键是得有足够的敏捷性,以及较高的抗打击能力。

可以说,如果海军没有降低速度指标,以当时的技术水准,根本无法设计出能够满足海军全部要求的鱼雷攻击机。

在海军的众多要求中,最独特、也是最奇怪的,就是采用内置式弹舱。

说得直接一些,就是必须把鱼雷挂在弹舱里面,而不是像“翠鸟”那样,直接挂在机腹下面。

海军在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主要是考虑鱼雷的安全性。

当然,这么做也能降低飞行阻力。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