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无数春闺入梦里(上)(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东汉末年,孙权在江东积极扩张势力,于建安十六年(211年)移治秣陵,并改秣陵为建业。次年,在金陵邑的基础上修城,“用储军粮、器械”,这就是著名的石头城(又称石首城)。石头城临江控淮,恃要凭险,是东吴水军江防要塞和城防据点。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这是当时东吴最流行的民谣之一。以建业为中心的长江下游百姓不愿用大量的人力和物资,逆流而上供应定都武昌的东吴朝廷;所以孙权虽然于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决定建都于“鄂”,将鄂县改称为“武昌”,并且于黄龙元年(公元229年)于武昌称帝,但在江东大族的强烈要求下仍旧还都建业。后主孙皓于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又一次执意迁意迁都武昌,结果也遭到举国上下强烈的反对,不得不再次还都建业。

孙吴的历代帝王只所以是孜孜不倦地如此,忠心于荆州武昌这个地方,据说是因为有天相家早已看出这武昌这个地方有天子气,而这建业的天子气虽是强于武昌,但是却是被秦皇而破坏掉了,因此对建都于此的国家不利。现在看来虽然是迷信可笑,却又是不无道理,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孙权于黄龙元年秋,将都城从武昌搬回建业,住在原“讨逆将军”孙策的府第里,取名为“太初宫”。其后在周围筑起宫墙以加强防卫。直到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孙权才在群臣的建议下改建太初宫。把旧的将军府全部拆掉。改建后的太初宫周围有500丈,南面开有5个宫门,其中正门叫做公车门,东、西、北三面各开一门。分别叫做苍龙门、白虎门和玄武门。它的正殿称为“神龙殿”。建业都城北依覆舟山、鸡笼山和玄武湖,东凭钟山,西临石头,城周“二十里十九步”。

在太初宫的东面和北面,是东吴的皇家花园和皇宫卫队的营地,名叫“苑城”。可容纲3000多名贵族子弟同时在里面骑马操练。苑城的北部有一座苑仓,又称仓城,里面储藏着大量粮食和其它物资。在太初宫的西面,还有一座专供皇太子用的花园,叫做“西苑”。

不过经过这孙权后世几位子孙的扩建后,这太初宫后来这奢靡繁华丝毫是不弱于这魏晋的皇宫。平吴后,太初宫已经是被毁于战火。当然这也是历朝惯例,攻入都城后,这第一件是就是要把敌人的皇宫中宝物全部运走,然后拆了它。免得那些遗老遗少见异思迁。这司马炎不仅是拆平了这吴国皇宫,甚至把建业城的名字都改为了建邺。

不过经过这20年的恢复后,这建邺城又是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建邺城的东南面分别有小河西向流入秦淮水和东向流入丹阳运河,这两条小河源头之间,就是破冈,为了避开粮船入江的风险。孙权赤乌八年(245年),“校尉陈勋将屯田及作士三万人,凿句容中道,自小其至云阳西城,通会市,作邪阁”,称作破冈渎,连接两端小河,使吴会船只自丹阳运河不必往京口,西行就能直接入秦淮水。再北上直接到达建邺。由于有三吴粮草源源不断的供给,才使得建邺经济逐渐繁荣起来。

建邺城内,自南往北,是一条主干道,称为御道。秦淮河南面为长干里,有大小长干,东长干等名称,是建邺最繁华的商业区;秦淮河上是朱雀桥,又称大珩(大航),在此,秦淮河以半月形包裹着建邺城,在朱雀桥的东侧、东长干里的北面秦淮河岸是著名的乌衣巷,当然此时王谢大族的尚未迁居于此,那是后世东晋年间的事。再往东去,是丹阳郡城;过了朱雀桥,就是朱雀门,沿着御道继续往北,这就是孙吴皇宫太初宫的遗址了,此时已经是毁为一片平地。

这太初宫遗址的西边就是那驻守建邺城的甲卫的居所,而这太初宫的东面就是扬州刺史的州府衙门,称为东府。

这扬州刺史郗(音希)隆,字弘始,郗虑玄孙。郗虑,就是建安18年,汉献帝伏后父完欲谋曹操,曹操使御林将军郗虑持节入宫,收皇后玺绶,汉献帝刘协身边拉走伏后,并诛杀的那个人,后为魏国御史大夫。

这郗隆在洛阳为官之时,名声就不太好,后来因为这贾后和赵王专政之时,他攀上了这赵王司马伦的这个大树,就领外任为扬州刺史。林易新登帝位不久,出于这政局稳定考虑,因此还没有将其扯下。

这东府正是奢华,占地极广,也只有这样只怕是才能配得上这扬州刺史的身份。

不过,林易此时却是没有心思放在这上,他相信即使是换一个来做这扬州刺史,在这金粉之地,时间长了也会被这染缸所混成一色,或许只有从这源头上加强这吏治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奢华萎靡的风气,方能改变这现状。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需要慢慢地来!此时林易却也管不上这些了。他站在这太初宫的遗址上,他已经是搜寻了无数遍,始终是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