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自家子侄(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作为来自后世的人,颜良清楚华夏文明自有历史记载以来数千年里,一直存在着中原文明向外扩张与周围异族文明向中原腹地侵入的永恒矛盾。

这个矛盾尤其凸显在与华夏北方。

当中原文明把地盘扩张到燕山、阴山一带后,似乎因为不适应北边的恶劣气候而暂停了往北继续发展。

而华夏北边辽阔的草原上,先后诞生、孕育了无数个强大的游牧文明,数得上名号的便有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

这些游牧文明一旦壮大,便毫无例外地选择入侵南方的中原农耕文明。

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不便累述。

大多数时候,这些游牧民族在制度、文化、工艺技术、组织能力来说都要远远弱于农耕民族。

但在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具有两个较为显著的优势,那便是机动与个人战力。

牧民们从小在马背上长大,拥有的马匹既多且精良,让他们天然拥有一支全员骑兵队伍。

北方草原的恶劣环境,以及部落之间的黑暗丛林法则,让牧民们天生警醒且好斗。

这两点上,中原农耕文明恰恰是劣势。

因为缺乏的牧场,也缺乏游牧习性,使得农耕民族获得优良战马的途径有限。

且大多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专业技能是耕种,而非骑射角斗,在未经训练的情况下个人战力也相对较弱一些。

当然,在中原农耕文明强盛时,这都不是问题,例如汉武打匈奴,唐太宗打突厥,明太祖打蒙古。

可每当中原农耕文明衰弱时,便会把这个劣势无限放大。

颜良不是神仙,他没有办法一次性解决这个难题,所以他只能从后世的教训中总结一些经验,尝试来一个反向民族融合。

而上谷牧苑便是他迈出的第一步,也是早有预谋的一步。

代郡、上谷地区地力贫瘠,故而本就有不少汉民以放牧为业。

也因为靠近边地,所以本地的民风颇为彪悍,如阎柔手下便有不少幽州汉民。

在此地设置牧苑可以顺利地招募到汉人和胡人按照他的方法为他工作。

只要来了他的牧苑,他就会强行推动统一的文化思想教育与体能武艺训练,不分汉人还是胡人。

某大天朝太祖曾曰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继承其事业的太宗也曾曰过:“教育从娃娃抓起。”

太祖太宗都是不世出的伟人,这两句话也的确经典。

想要汉化融合成年的胡人或许很难,但汉化融合年青一代还是有一些信心,这也是颜良大力收容鲜卑妇孺的原因。

颜良的最终目标是产生一个跨越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混合群体,让汉人更善战,让胡人更知礼,最终让汉胡无所区分。

当然,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达成。

在此之前,颜良能够得到的实利便是充沛的战马来源,以及非常理想的征募骑兵所在。

上谷牧苑如此重要,此地主持的人选便尤费思量。

在民事上,颜良招揽了精通与胡人交流,熟悉胡人喜好的苏瑞来主持。

苏瑞毕竟欠缺从政经验,他也会派出相应的文吏来辅佐。

在军事上,颜良需要一个攻守兼备,又能同时镇得住汉人与胡人的将领。

遍观颜良手下的将校,隗冉本身精通骑兵,又曾长期与羌胡相邻,其实是最符合要求的人选。

但隗冉经验老道,已经初具独领一军的能力,怎可以大材小用。

排除了隗冉之后,颜良发现可供他选择人选就不多了。

营督层面上,张斐擅长后勤,昌琦更擅长步战,仲栋也无善战之名,侄儿颜枚他更有重要任用,不能丢到这个犄角旮旯。

再往下看,从军候级别来选,苏宁、卫恂等人并不以骑兵见长,本次更没有从军出征,不可能成为人选。

此战中表现不错的牛大、夏侯衡、仲遐三人里,牛大作为短兵曲军候也不适合外放到如此的环境,所以颜良的目光就聚焦在了夏侯衡与仲遐身上。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