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华夏危机(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龙城急报?”李牧的脸色一下子凝重无比,一双虎目中精光暴射,却是没有问出声。

不仅李牧脸色难,一众将领谁个不如是?个个板着一张脸,死盯着这个斥候。

“可是匈奴入侵了?”司马尚了一眼李牧,这才问道。

“匈奴大举入侵,不下五十万之众。”斥候的话很惊人。

“什么?五十万?”所有人,包括李牧齐齐失色,大声喝问。

一时间,喝声如雷,震得地皮都在颤抖。

匈奴入侵,早在李牧的预料中。匈奴垂涎河套之地,欲要据而有之,哪年不进攻赵国?是以,一听斥候说“龙城急报”,李牧就猜到了,应是匈奴有异动,又要再次入侵了。

让他意外的是,这次匈奴竟然是大举入侵,出动五十余万之众,这是何等的让人震惊。

匈奴是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兵利弓劲,精于骑射,能在马背上过一生,来去如风,极难对付,这让中原很是头疼。为了抵挡匈奴,秦、赵、燕三国修了数千里的长城。就算如此,仍是对匈奴很是头疼,一个不小心,匈奴就会利用精于骑射的优势从中原无法防备之处进攻,进行掳掠。若是中原反扑,匈奴立时就逃走,中原想追也是追不上。

而且,这一次,匈奴不再是小打小闹了,而是要大举进攻,要出动五十万之众,这在匈奴历史上还没有过。

想想数十年前,赵武灵时期。匈奴也才出动三十万之众。大举南下。想要占领河套之地,却是被赵武灵王大败。

要是在正常时节,匈奴出动五十万之众,都足以让人惊骇莫铭,更别说是眼下李牧最为困难的时期。

自从长平大战后,赵国的精锐就被抽调一空,留给李牧的不过是两万老弱。就是凭着这两万老弱,李牧守得九原不失。已经难能可贵了。

要知道,自从长平大战后,李牧没有得到赵国一兵一卒的补充不说,还没有得到赵国一粒粮、一枚钱的补给。军械、武器、粮草、饷银……一切与抵挡匈奴有关的事儿,都要李牧自己想办法,他的日子是何等之艰难。

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突然得到匈奴出动五十万之众大举南下的消息,就是以李牧的胆识,也是脸色大变。

“……”

紧接着,就是死一般的寂静。众将张大了嘴,瞪圆了眼。如同雕像一般,唯有惊惧的份。

不是他们胆小,实在是匈奴势大,来势汹汹。

“怕什么怕?有什么好怕的?大不了,与匈奴拼死一战。杀一个够本,杀一双赚一个!”

“对!与匈奴拼了。”

过了一阵,众将反应过来,七嘴八舌的叫嚷着,却是没有一人退缩,无不愿与匈奴死战。

抵抗异族,华夏从来没有含糊过,哪怕是在战国这样的大乱之世,仍是有不计其数的热血志士为此抛头颅,洒热血,万死不悔。

眼前的赵国众将,就是最好的说明。

李牧右手举起,众将的争吵声戛然而止,如同被剪刀剪断似的。李牧虽然年轻,比起众将都要年轻,然而,他的才华谁都得服气。

尤其是长平大战后,赵九原这两年的处境极为艰难,要是换个人的话,早就丢了九原郡。而李牧却能在如此艰难的情形下,保得九原不失,无论怎样赞誉都不为过,众将对他很是服气,一见他要说话,无不是打起精神,竖起耳朵,凝神静听。

在众将的注视中,只见李牧嘴巴张得老大,想要说话,却是半天说不出来,最后,李牧仰首向天,长叹一声:“哎!”

这一叹息不打紧,众将的心都差点碎了。

“将军,我们该如何做?你说话呀。”有心急的将领大声嚷道。

“是呀。将军说怎么办就怎么,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们决不皱一下眉头。”众将齐声附和。

李牧右手食指指点着众将,仍是半天没有说出话来,这让众将更加惊疑了,却是没人敢发问了。

以他们对李牧的了解,若不是有着万分难决之事,他断不会如此。

“匈奴五十万之众大举南下,誓要占据河套之地,而大赵已破,无力抵挡。我手里只有两万老弱,无论如何也是抵挡不住……”李牧张于开口说话了,却是无比沉痛。

他的话很能打击人,让众将的头颅低垂着,无声叹息。

即使李牧不说,他们也是明白眼下的处境是多么的艰难,可以说是自从赵国修建九原郡以来最为艰难的日子了,即使李牧再能干,再了得,仅凭区区两万老弱,无论如何也是抵挡不住五十万匈奴的。

“要想保得九原不失,只有一个办法……”李牧的声调依然很沉痛,却是给众将以希望。

“将军,什么办法?”众将忙问道。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