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进军(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青州。

凤凰山下,孝妇河畔,博古县城,颜神古镇。

赵小楼肩扛鸟铳,背着行军背包,腿上打着绑腿,跟随着队伍从城里出发, 沿孝妇河往北而行。

秋高气爽,河畔的田间地头,青纱帐不见。

秋分已过,夏玉米大片收获,凡是山坳与斜坡,一片片的玉米地都披上了层黄衣。农民们正高兴的在地里收获着玉米, 一个个玉米棒子瓣下,装满柳筐草袋。

男人们高兴的挑着沉甸甸的玉米, 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在山里呆久了,难得来到山下,赵小楼一行都感觉很兴奋,看着这丰收的喜悦,也莫名觉得高兴。

“今年的玉米收成挺好呢!”

“这玉米棒子好大一个。”

“看来蝗虫影响不大。”

刘队副道,“这茬晚玉米收了,正好种小麦。”

这么多玉米丰收,连过路的神策军将士们都觉得喜悦。

他们此行要前往百里外张店镇。

张店和金岭、颜神镇,是此时淄川一带三大重镇,此时三镇有两个在大明控制的青州府,只有一个张店镇却是在济南府清军控制下。

眼下秋收季节,一直在青石关苦苦训练的神策镇,也终于获得了出兵任务,一路进攻泰安府内,一路则进入济南府内。

赵小楼他们部就是进济南,前往张店。

玉米丰收之时,明军要开始收粮了, 向百姓买粮,打击下乡收粮的清军,甚至要夺取一些乡集据点,进一步挤压清军的空间。

“这河为啥叫孝妇河啊,以前出过什么有名孝妇吗?”张铁柱问。

“以前刘队副不是讲过吗,你不好好听,”

“刘队副,你再讲讲。”

此时队伍刚离开青石关经颜神镇向北而行,虽已经踏入济南府境内,但这一片地区,其实反而一直是明军势力范围,附近乡绅百姓等也受明军庇护,清军都不敢来,所以百姓们有事都找明军,大家也比较放松。

连甲都是打包背在身上,轻装前进的。

“好,说起这孝妇河啊,那是有个流传久远的神话传说了,这也跟咱们博山县以前叫颜神镇有关的, 说以前齐地有个妇人叫颜文姜,年轻守寡,依然孝敬公婆,精心侍奉,远道挑来甜水,不以三九严寒、盛夏酷暑而中断,最后感动了上天,于是将灵泉生于颜文姜室内。

而她凶恶的婆婆见她不再挑水,却天天有水,心生怀疑,找借口将儿媳打发出门,进颜文姜房间挑去灵泉上的笼盖,泉水喷涌而出,于是流成孝妇河。”

后来那里就成了灵泉镇,到了唐代时,有人在镇上建起一座颜文姜庙,唐人统称孝妇庙。到了宋代时,更有人说她是颜回后代,从此又沾圣裔的光,被朝廷封为顺德夫人,颜文姜庙也被题额为灵泉庙了。

久而久之,灵泉镇后来渐渐又被称为颜神镇,越来越热闹,吾皇又特设为博山县了。

博山虽然设县,但四面环山,地寡土瘠,上下四等地也不过七万多亩,其中上中两等地只有一万七,农业收入连百姓口粮都难满足,但是这里山多也矿多,煤铁铅等矿产多,在明代时,因处山区偏僻,所以私采矿产业很发达,几户人家,三五条镐,几盏灯,数条绳,一架轱辘,就能开采煤,所以这里有大量的私产小矿和大量的矿工。

私矿业发达,还带动这里的陶瓷窑业,靠近煤层的黏土是重要的烧瓷材料,而煤又是烧瓷良好的燃料。

颜神瓷器价格便宜,质地坚硬,在山东很有市场。

神策军进驻颜神镇、青石关后,这里很快恢复往日热闹,甚至因为迁都登州,还使的这里越发的兴盛了,朝廷对矿业、瓷窑等工商业的支持,更是让这里达到一个新高度。

大量的山东难民涌入后,朝廷又在这边招聚流民屯垦,推广种植玉米、土豆、红薯、高粱等,漫山遍坡也到处种上了杂粮,又有从青岛、莱州、海州等地不断运来的粮食,极大的让这里兴盛起来。

所以不仅颜神镇,就是相邻济南边境上的这些乡村,都非常拥护大明。

今年两度起蝗虫,夏季还涨过次大水,黄泛区一片泽国,百姓受灾不小。

而大明积极救灾,尤其是还发布命令,鼓励百姓捕蝻灭蝗挖虫卵,运粮过来向灾民们收购蝗虫蝻、蝗虫卵。

以粮易蝗,也可以换钱。

蝗蝻三斤,给粮一斤。蝗卵一斤,给粮三斤。

还到处派人去传播捕蝗灭蝗的办法,如在淹过水的河滩地挖开土找虫卵,在蝗虫刚出卵的蝻虫阶段,利有他们趋光、不会飞等特殊,挖沟、烧火等方式引诱,然后用网捕捉,拿水浸死,再晒干,拿去换粮。

绍天朝不仅在清占区边境上设立收蝗点,还派人深入清占区的山东河南各地收蝗。

蝗虫能换粮,对于那些百姓来说,谁不高兴,在这刺激下,本来动荡混乱的中原,是很难有效组织灭蝗的,但最终却硬生生的在绍天朝的这种蝗粮交换下给控制住了,虽各地零星起蝗,却没形成席卷中原的特大蝗灾。

要不然,孝妇河连接这些玉米哪还有收获,蝗虫最喜欢吃这些青了。

路边采玉米的农民看到赵小楼他们经过,还特意跟他们笑着打招呼,要他们去摘些玉米。

李宝泉摆手。

天天训练,不仅练武艺,也总是强调军纪,可没人敢随便拿百姓的东西。

那农民见他们不去摘,直接就背了筐过来,直接往他们怀里塞,搞的他们连连推辞,你推我让的。

“怒发冲冠,唱!”刘队副带着大家唱起歌,继续行军。

秋日里,孝妇河边山道上,红色戎服的明军御营神策军犹如火龙蜿蜒而行,在这金黄的深秋里添了一抹重彩。

赵小楼他们抵达西村时,上面传来命令,让他们营就在西村休息驻扎。

天色还早,军官们指挥辅兵开始在村外立营搭帐篷。

村里恰好有保长在组织收粮,这里是济南府淄川县下,但这保长却是大明任命的,本地编设保甲,组建乡团,都是听命于博山县。

秋收开始,保长们就开始下村收粮。

不管是玉米还是谷麦等,到收获季节都会第一时间收粮。

百姓们也向博山县交地丁银,留足口粮外,也把剩余的粮食统卖给县里。

从今年开始,整个绍天朝控制区内,都不再粮折银,而是征收本色,种什么交什么。

征收也非常简单,先把地的大小亩统一为标准亩,再把上中下各等田,以及地、滩等都折成标准亩。

每亩或征粟、或征麦、或征谷,种什么征什么,亩征田赋二斗,摊丁银二升,再加归公火耗二升二合,总共就是亩征二斗四升二合。

不同粮按比例折算成稻麦。

除此以外,不再有其它的征收,什么捐派、加征、三饷、附加,统统没有了,十分简化,最重要的是,实际负担比过去减少许多。

以前就算明面上亩田赋才几合,但各种附加,尤其是诸如浮收、耗羡这些,往往是正赋的几倍,百姓更苦于役。

现在役全折为丁银,随亩征收,且还是固定数,丁虽添加,但永不加赋。

甚至种玉米也红薯的,也可以折成谷麦这样的主粮交地丁,还是统一的折算标准。

对于拥有田地的百姓来说,一亩地上缴两斗半不到的地丁,其实不到产出的十之一,还能分两季缴纳。

没有地的佃户们甚至都不需要缴地丁,向地主交租就行了,他们也不用担心地主把地丁再摊到他们头上,因为官府规定,秋收地主和佃户四六分,夏粮归佃户。

地主们的地,收成上缴完地丁后,还能留下三成左右。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