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奸商崇祯(1/2)

我们马上记住本站网址,www.chongshengxs.com,若被浏/览/器/转/码,可退出转/码继续阅读,感谢支持.

在秦浩和崇祯的‘友好协商’下,崇祯答应,公孙瓒保住了,秦浩的心里也算是放下了一块大石。

只是保住公孙瓒,远不是崇祯点个头这么简单的,还需要面对群臣的反对。

不到一天的时间,崇祯收到的奏疏便堆满了足足十几个大筐,全都是要求严惩公孙瓒和孙承宗的,用词之激烈,所言之夸张,仿佛这俩是开明以来第一奸臣一般。

还没等他们串联起来商量出个对策,他们惊愣的收到了第二封急报,孙承宗直接当了兵部尚书,把人已经添上了,而公孙瓒也已完全接手辽东防务,成为了辽东地区实际上的第一长官。

他们甚至屁都没有干,那边儿就已经尘埃落定了,前任的兵部尚书当场就抽了,孙承宗成了兵部尚书,自己算什么?

这时候傻子也看的出来这是皇上的意思了,这是摆明了要保人啊,虽然崇祯这一举动实在不太像他的性格,但尘埃落定,已经没有办法了。

群臣这时候不但不怕,反而齐齐上书,调转了枪口开始朝崇祯本人杀去,大明朝从来都有跟皇帝对着干的优良传统,不仅是京城,两京十三省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在弹劾,用词之锋利看得秦浩啧啧称奇,仿佛崇祯若是不改变心意,就成了桀纣在世一样。

这个结果是在众人意料之中的,当然不是这些官员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实在是这里面有一个国本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对他们而言,乃是实打实的原则问题。

明朝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官政权,所谓文官政权,顾名思义就是由文官掌握绝对权力,武官狗都不如,中央掌握绝对权力,地方屁也不是。

自土木堡事变勋贵们实力大减之后,武人就一直是被文官压制的对象,这帮文官吃饱了撑的没事儿干啥都可以管,管好了全是我的功劳,管不好全是你们武官的责任,三百年来明朝从无武将造反,这一制度功不可没。

现在公孙瓒的做法就已经突破他们的底线了,我们这些大老爷还啥都不知道呢,你那边就敢杀三百多人?你还把我们放在眼里么?你还把我们整个文官集团看在眼里么?

你这是在置内阁于何地?置满朝文武于何地?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辽东问题,而是时隔一百五十年,再次掀起的文武之争了。

众文臣空前的团结了起来,什么阉党东林党,在文武之争面前统统一致对外,奏疏是一封接着一封的往上递,今天你留中不批,明天我接着递,内阁也不干别的了,全心全意的喷崇祯,你要是不给我们一个满意的交代,你就休想干得了任何的事儿!

这一招他们已经用过无数遍了,可以说屡试不爽,你今天不批早晚也得批,皇帝再牛逼也得有人来帮你治理国家不是?

而文官系统一旦拧成一股绳,这股力量是很可怕的,崇祯废了无数心血想让群臣表互相攻击,一起努力建设国家都没有实现的目标,不想今日他们居然自发的就实现了。

可惜,这帮孙子拧成一股绳怼的不是皇太极,而是崇祯本人。

这帮人满怀自信的等,以他们对崇祯的了解,崇祯最多也就坚持三天,就会同意他们的意见,撤换掉孙承宗杀掉公孙瓒,之前所任免的人一律不算。

结果当然不会如他们所料了,崇祯还算是很讲商业道德的,既然说保公孙瓒,就一定会保到底,于是乎,所有的奏折一律石沉大海,留中不发。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